犯罪嫌疑人兴办的部分不合法期刊(2011年3月22日摄)新华社记者 王晖余 摄
为了掩盖造假行为,符莉要求职工只承受电子邮件投稿,期刊编辑部地址全为虚拟,编辑部固定电线部手机上。
符莉还编制了“遍及的问题答复手册”对职工做体系训练。问:“怎么查询杂志归于国家二级期刊?”答:“国家新闻出书总署并没有对任何一本杂志鉴定等级,由该杂志的读者和作者针对杂志满意度而评比出来。”问:“是不合法的刊物吗?”答:“本刊1995年兴办,每个月底出书一期,如果是不合法刊物,能一向兴办到现在吗?”便是这样可笑的答复,居然遮盖了许多投稿的教师和医师。
犯罪嫌疑人的部分来稿统计表(2011年3月17日摄)新华社记者 王晖余 摄
符莉等人自办学术刊物欺诈长达7年之久,为何无人查办?对此,陈淼等办案人员以为,其间既有一系列形似合法的外衣“保护”,也有投稿者为提升职称不肯告发、有关部门难以发现的要素。
“咱们实施‘公司化’运作,几年下来,连自己都感觉自己现已合法了。”这个造假编辑部的徐某和记者说,职工每天上午9点上班,下午5点下班,每周开例会总结赞誉,还有度假准则。“老板乃至给咱们签合同、买稳妥,我渐渐觉得在这里作业挺荣耀的。”
记者采访发现,为给自己“贴金”,这个“论文”公司在一些中央级大报上刊登广告,揭露声称“期刊具有国际国内刊号,在国内外揭露发行,归于国家级中心期刊,首要功能是便利作者提升……”等。
另一方面,他们还与一些威望网站树立不正当协作伙伴关系。据调查,符莉配偶的网站参加了百度竞价排名,投稿者提出在学术论文数据库上可以查询全文的要求后,符莉自动联络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及我国知网展开协作,两家网站相继给她“兴办”的部分杂志颁布了网络出书证书和录入证书。此外,她还假造“我国教育学术委员会”等公章为投稿者颁布获奖证书、论文证书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。
这个造假团伙得以繁殖强大,还由于单个投稿者涉案资金少,并且许多人经过论文达到了提升职称的意图,不肯向有关方面告发。符莉说:“许多教育卫生职业的作者反应,论文在他们鉴定职称时起到效果,还自动介绍搭档给咱们投稿,乃至要求寄发票到单位报销。”
陈淼等办案人员表明,即便在被查办之后,仍不断有投稿者打电话到编辑部,咨询宣布论文和汇款事宜。